当前位置:本站首页 >>> 最新动态
在沉默中爆发——记水彩画作者李凤鸣
日期:2011/11/23    来自:李凤鸣水彩画   作者:刘申五

         

初升的太阳    水彩 108X78(cm) 2006

     我与凤鸣相识多年,因年长他几岁,所以一直以兄弟相称。虽然他身居吉林我住长春,但每年总能见上几次,日子久了,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友谊也与日俱深。多年来,每当聚到一起聊的大都是关于绘画与摄影的事情,就这样聊呀聊,不知不觉中便把我们聊进了鬓染白霜的年龄。

    记得6年前,凤鸣邀我去吉林帮他把一些画作拍成“反转片”,面对那二十余幅新作,我顿时感到摆在眼前的所有作品,与1997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选》李凤鸣卷中的那33幅“旧作”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说已经步入了全新的境界。
    水彩画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中期盛行于欧美,期间曾涌现出威廉•罗素弗林特(英国)、戴尔•威康森(英国)、安德鲁、怀斯(美国)等诸多世界公认的水彩画大师。但遗憾的是水彩画自诞生之日起,一直都没能摆脱“小画种”的困惑,尤其到了20世纪中期,因绘画材料的迅速更新和其它种种原因,这一画种便跌进了沉寂的低谷。
    凤鸣早年曾攻读工艺美术专业,也许他早就读懂了“艺术贵在创新”这句箴言,从内心深处领悟了艺术创作的实质,即作者本身对生活体验与情感升华的过程与归宿。于是,他义无反顾地逆势而上一脚踏进了这一沉寂的领地,并睿智地将自己的创作题材寄予了莽莽林海和皑皑雪原……30年春雨秋霜,30载花开花落,北国的山川林莽,沃野雪乡留下了凤鸣辛勤的足迹和孤独的身影。如果说他早期的作品依然恪守着水彩画清新淡雅,水色交融的传统特征。但到了世纪之交,他毅然将自己的创作从婉约精巧的“轻音乐”,转向了雄浑壮丽的“交响曲”,转向了“形”与“色”崭新构架的变革中。他曾向我坦言:这一变革主要源于对俄罗斯风景画大师希斯金和“巡回画派”经典作品的解读和顿悟。因此才下定决心,立志要在水彩画领域的传统与创新中拓开一条新路。
    绘画作品是否具有深邃的思想感情,是否能让受众从中获得强烈的审美感受并唤起共鸣,是衡量一幅作品艺术价值的主要因素,也是认定一个画家艺术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蓝色大森林》取材于黑龙江省双峰林场“雪乡”的一个角落,《沃土》的灵感则源于长白山地下森林。这两个地方我和凤鸣同去过多次,因此也深谙他善于将大千世界的瞬间印象转化为永恒印象的非凡功力。或许这才是凤鸣与以往大多数水彩画家的重要区别。
    蜕变后的凤鸣,依然以写实见长。其画作的显著特点是布局宏阔,场景壮观,磅礴中不失纤秀,纯朴里闪烁华丽,素雅间饱含凝重,虽不刻意追求淋漓却尽现温润,虽布色浑厚却剔透晶莹。他从不滥用撒盐、施腊等技巧,在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中,严格梳理自己的创作思想与实践。在默默无言中,以满腔激情与挚爱捧出一缕缕大自然不朽之魂魄,吟唱着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壮歌!这就是李凤鸣的绘画语言,这就是李凤鸣水彩画独树一帜的风格。
    再过两年,凤鸣将跨进“花甲”之列,对一位艺术家而言正值盛年,凤鸣用30年的奋斗,勇敢地冲破水彩画的许多羁绊,扬起一面属于自己的旗帜。如果他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连同他的画作,能够获得画界的广泛认可,也必将召引一批追随者,到那时,一个新的画派也将随之诞生,对此,我们充满希冀,并热切企盼着……

联系方式

 手机:(+0086)13795186681  (+0086)15568431000  

       (+0086)13804418673  (+0086)13844611656

       (+0086)18623350178 (English)

 邮箱:229739605@qq.com

 邮编:132001

 Q Q :229739605


博客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隐私声明

Copyright © 2011 www.lifengm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李凤鸣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   联系电话:(+0086)13795186681 (+0086)13844611656   联系人:李凤鸣  ICP备案号:吉ICP备11005424号-1
关键字:李凤鸣水彩冰雪森林,水彩画,冰雪绘画,冰雪森林,元阳梯田绘画,雪乡水彩作品